吉林新农村网

202443星期三 85742

吉林省汪清县 观音山普门寺

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3-06-29 分类:农博会
三圣殿,普门寺第一座殿堂,建筑面积865平方米,于2012年春季开工建设,2012年8月19日开光

普门寺座落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江北街的观音山中。观音山山势连绵,宛若宝莲,中央有独立山,形似莲台。普门寺恰如莲台畔的一颗如意宝珠,正有海震潮音说普门,九莲台畔显童真之妙。实属罕有的风水宝刹、修行圣地。

普门寺林地面积170公顷,殿堂建筑面积4988.4平方米。现有常住比丘53单,正信正行,宏扬正法,绍隆莲风。普门寺坚持独立自主、自办自养,从不收门票,无任何商业行为

普门寺1

普门寺的前身是“萃岩寺”,据《汪清县志》记载已有二千多年历史,其间数度兴废。2011年经政府批准,汪清善信孙晓伟全家发心捐资,十方信众护持随喜,恢复重建“萃岩寺”,现更名为“普门寺”。2011年4月10日举行奠基仪式,开工建设一座865平方米的三圣殿和一栋1120平方米的斋堂及办公楼,三圣殿东侧建设一栋三层僧寮,西侧建设一栋四层居士寮。年底完成首期工程。同年12月,住持释觉航法师同十一名僧众入住寺院。千年古刹盛世重光。

2012年1月20日,普门寺举行了产权交接仪式,明确产权归寺院所有,寺院由僧众管理。

“环若列屏,地廓形藏”,观音山植被隆厚、森林茂密、山涧溪水源源而流。栽植四季常青的红豆杉等名贵树种,红豆杉二十四小时释放氧气,形成天然大氧吧。

普门寺依观音山而建,自山门殿起,依山势逐层升高,建筑规模宏阔,布局合理。沿中轴线自南向北,依次建有山门殿、钟楼、鼓楼、天王殿、铜建观音殿、大雄宝殿。两侧建有三圣殿、藏经楼、地藏殿、十小殿、斋堂、寮房、法务流通处等。殿堂依寺院建设规制,分别为清式重檐庑殿式和歇山式斗拱建筑,脊坐祥兽雄峙,四方翘角飞檐,红墙黄瓦,金碧辉煌。登高临望,视野开阔,汪清县城尽收眼底。寺院与群山绿水相映,彩云缭绕,晨钟暮鼓,梵呗清音,流淌着大自然的灵秀之美,闪耀着佛教文化的智慧之光,殊为圣境,福地无双。

山门殿建筑面积147平方米,于2012年春季开工建设,2013年9月20日开光。

钟楼、鼓楼建筑面积均为38.9平方米,于2012年春季开工建设,2013年9月20日开光。

天王殿建筑面积241.6平方米,于2012年春季开工建设,2013年9月20日开光。

普门寺2

铜建观音殿被称为普门寺的殿中之英”。铜建观音殿融汇了建筑与文化,尤其注重建筑气质与佛法内涵的浑然一体。殿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,“千处祈求千处应,苦海常做渡人舟”。观世音菩萨像像高7.5米,慈眉善目,清净自在,超然脱俗。观音菩萨的1008双“琉璃手眼”叠落成半月形佛光,闪耀着七彩光芒。殿堂四周供奉1080尊观音菩萨像。后侧供奉金丝楠木自在观音像,妙相庄严,自在无碍。殿堂上空浮有金碧穹顶,“穹”为天空之意,“顶”为最上最高,宛如“宝顶幡盖”罩护圣像。穹顶下方的紫铜观音壁画为手工锻造工艺,镌刻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种唯美化身,使见闻者感念观世音菩萨如母般的无边救护与悯念。殿堂顶部覆盖铜瓦,瓦檐上雕有宝莲,工艺精湛。古建铜瓦不仅可抵御风雨、避免火灾、还承载着正法久住的寓意,观彻宏微真自在,音宣圆妙大慈悲。铜建观音殿建筑面积369.4平方米,于2012年春季开工建设,2015年底竣工,2016年8月10日开光。

三圣殿,普门寺第一座殿堂,建筑面积865平方米,于2012年春季开工建设,2012年8月19日开光。

藏经楼建筑面积447.6平方米,于2014年8月10日开工建设,于2017年8月10日迎请供奉大藏经,供僧众、信众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。

普门寺3

大雄宝殿位于南北中轴线的最北端,外观气势磅礴,雄伟壮观。采用重檐庑殿式建筑风格堪称殿中之雄。台阶中央设有莲花御道沿踏步石自下而上寓意一步一莲华。殿内正面供奉三如来像及佛陀两大弟子像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像。后侧供奉海岛观音群塑,共由156尊圣像组成。大殿四周的壁画将释迦牟尼佛慈悲的一生呈现在善信面前,感召世人。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742平方米,于2012年春季开工建设,2018年底竣工。

普门寺现有常住比丘53单,道风纯正,僧众合和,以戒律为根本,以净土为指归,行站坐卧常念佛,衣食住行不离道。普门寺坚持独立自主、自办自养原则。诸佛加持,龙天拥护,海众皈依,法缘兴盛。

普门寺被吉林省宗教事务局授予“全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”和“吉林省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先进场所”。

普门寺4

普门寺弘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,高举爱国爱教旗帜,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,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,建设和谐、规范、生态、正信正行的寺院,以慈悲为怀,利他为本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为维护宗教和睦、民族团结、社会和谐、祖国统一与世界和平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!